1.培養復合型人才
人才儲備首先要求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工作輪換,使員工輪換做不同的工作,以取得多種技能,同時也挖掘了各職位最合適的人才。其次,培養管理人員。對于中高級管理干部來說,應當具有對業務工作的全面了解能力和對全局性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而培養這些能力,顯然只在某一部門內做自下而上的縱向晉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使干部在不同部門間橫向移動,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并且與企業內各部門的同事有更廣泛的交往接觸。
2.嘗試建立企業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充分確定人才儲備的提前量
人才儲備提前量的確定,主要是按經濟結構調整要求,根據企業經濟發展趨勢,預測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人才需求,以保證企業未來發展的相關人才。要想使所需人才及時到位,就要在使用前對企業人才競爭力進行調查,明確企業現有人才存量數據與現有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科學預算人才儲備的提前量,在人才使用前進行預期引進和培訓。其中,對人才的數量、質量現狀的分析,可嘗試建立“企業人才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3.實現企業人才信息共享,推進人才儲備產業化
人才儲備包括兩方面,一是人才數量的儲備即人員儲備,是指現有人員工作不飽和或閑置;二是人才質量的儲備即人員技能儲備,是指現有人員部分技能在現有崗位上不能充分發揮,而將來可能發揮。人才庫是戰略性人才數量儲備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提供了人才庫建設的可行性;而人才質量儲備則需要形成以提高人員技能為主的培訓規模。因此,有必要從企業的角度,推進人才在數量與質量的儲備上的產業化。
4.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儲備基地,培養年輕化人才隊伍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歸根到底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關鍵靠人才培養,技術、設備、資金和項目可以引進,少量高級專業人才也可以引進,但大量勞動者的高素質是無法引進的,必須靠地方高等教育體系培養;高校畢業生正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把面臨就業難的區域內外高校畢業生儲起來、用起來,也是人才儲備的有效運作手段。
另外,利用儲備機制,把高校畢業生配置到基層、企業和科研一線去實踐鍛煉,是高校畢業生儲備的手段之一。其中,到基層黨政機關工作是儲備黨政領導干部,到基層事業單位工作是儲備高層次科技人才,到企業去工作是儲備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把人才放在基層去鍛煉、去考驗,能夠更準確地選才、識才,把高校畢業生選派到基層、科研一線以及企業去鍛煉成長,能發揮其作用,有效擴大人才隊伍總量,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為將來儲備、培養高層次人才。